DB5305∕T 3-2024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保山市)

ID

0E3CAC372BBD46BEA085F8ACA7486437

文件大小(MB)

0.32

页数:

1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66 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3—2024,代替DB 5305/T 3—2019,核桃生产技术规程,2024 - 09 - 10 发布2024 - 12 - 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 3—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 5305/T 3-2019《昌宁核桃生产技术标准》,与DB 5305/T 3-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更改了产地环境的要求,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规定(见4.1);,b) 增加了“建园”一章,包括“园地踏查”、“规划设计”、“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整,地”、“种植”、“栽后管理”等七个部分(见第5 章);,c) 增加了核桃主要品种及主要种植区规划(见5.6.2);,d) 增加了“土肥水管理”一章,包括“土壤管理”、“肥料管理”、“水分管理”三个部分(见,第6 章);,e) 增加了“整形修剪”一章,包括“整形”、“修剪”、“控冠促产”三个部分(见第7 章);,f) 增加了“叶面施肥”技术(见6.2.3);,g) 增加了“控冠促产”技术(见7.3);,h) 更改有害生物防控要求,符合绿色食品防控的规定(见第8 章);,i) 更改了“核桃分级和质量技术要求”(见2019 版第8 章),符合国标“核桃坚果质量等级”,的规定;,j) 删除了“检验方法”(见2019 版第9 章);,k) 更改了“采收”、“初加工”过程中技术要求(见第9、10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隆阳区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昌宁县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隆阳区下麦庄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晏平、张炜、杨升良、禹春旺、蒋华、刘金阳、黄佳聪、李舒涵、吴建花、,赵江萍、杨晓霞、杨学贵、禹朝文,DB5305/T 3—2024,1,核桃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核桃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及规划、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有害,生物防治、采收、初加工、包装、标识和贮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核桃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0398 核桃坚果质量等级,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DB53/ 06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5305/T 101 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产地环境,影响核桃生长与品质的气候条件、地形环境、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等环境因素,3.2,配置,植株的种植方式。正三角形配置指各相邻植株的株距相等,而行距小于株距的一种最均匀的种植方,式。长方形配置指种植时植株行距大于株距,3.3,套种,核桃作为覆荫树种,与茶叶、药材、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在同一地块种植,4 产地环境及规划,4.1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DB5305/T 3—2024,2,4.2 适宜区规划,核桃适宜区规划按表1执行,表1 核桃适宜区规划表,适宜区,规划,年均气温(℃) 年日照数(h) 年降雨量(mm) 海拔(m) 坡向土壤,最适宜种,植区,14.5~17.0 ≥2 300 1 000~1 700 1 400~2 200,阳坡、半,阳坡,土层厚度大于1.0 m,黄壤、黄红壤、紫色,土等土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壤土,适宜,种植区,13.5~14.5 和,15.5~16.5,2 200~2 300,1 100~1 200 和,1 400~1 500,1 500~1 600 和,1 900 ~2 100,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土层厚度大于0.8 m,黄壤、黄红壤、紫色,土等土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壤土,次适宜种,植区,13.0~13.5 和,16.5~17.0,2 100~2 200,1 000~1 100 和,1 500~1 700,1 400~1 500 和,2 100 ~2 200,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土层厚度大于0.6 m,黄壤、黄红壤、砖红,壤、山地黄棕壤等,其它条件:极端最低气温≥-7.0℃,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期≥220 d,坡度≤25°,土壤pH 值5.5~7.5,5 建园,5.1 园地踏查,查阅种植园的年均温,积温,无霜期,年降雨量及分布等气候条件,调查种植园海拔,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N、P、K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土壤条件,以及水源情况,水利,设施和灌溉条件,测量园地面积,5.2 规划设计,根据种植园的实际情况,对种植区、道路、防护林、排灌系统、建筑用地、整地和种植模式、品种,等进行规划,按比例绘制园地平面规划设计图,5.3 种植模式,包括纯林种植、套种和零星种植3种模式,5.4 种植密度,5.4.1 纯林种植株行距8 m×10 m 或10 m×10 m,栽植100~125 株/hm2,5.4.2 套种株行距12 m×15 m 或15 m×20 m,栽植33~56 株/hm2,5.4.3 零星种植模式按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原则合理种植,立地条件好……

……